返回石雕文化 >> 佛像文化

      酿酒行业鼻祖——杜康

      酿酒行业鼻祖——杜康
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  酒的起源,古籍記載,神農時代,中國西南民族夏天以穅米為炊,越宿未食,明旦有漿生焉,嘗之甚甘,遂至谷城進獻,神農嘗後說道:此漿能通血脈,厚腸胃,可禦風寒霧瘴,養脾扶肝,咽下皆僦於面,可名曰酒。自後東南之人,釀以椰子、桑椹;西北之人釀以葡萄、麥菽,然不知搊濾,皆糟粕而嚼,尚無麯蘗以調味。

          中國著名的釀酒者·杜康 (资料来源:石工坊雕刻
         杜康,陝西白水縣人,是中國歷史上夏朝的第五位國王,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,發生一次政變,帝相被殺,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身懷有孕,逃到娘家“虞”這個地方,生下兒子,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,所以,取名少康。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,帶的飯食掛在樹上,常常忘了吃。一段時間後,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,產生的汁水甘美異常,這引起了他的興趣,反复研究,終於發現發酵原理,遂進行效仿改進,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,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,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“杜康酒”。

          《白水縣志》記載“杜康,字仲宇,為我縣康家衛人,善造酒”。杜康溝裡的泉水“隱隱噴出,至冬不竭,流四里許入白水河,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”。 “他邑酒,足滋酒;白水之酒獨醫病。故飲之終日,而無沉湎之患;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。鄰里百里許,多沽酒於白水。先澤之遺,本地獨得其身,至今遺址槽沿存,此其明驗也。”

           杜康造酒處”叫“杜康促”,“在城北五十里”的地方。今天,這裡尚有一個叫“杜康仙莊”的小村,人們說這裡就是杜康促。 “促”,本義是指石頭的破裂聲,而杜康仙莊一帶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風化而成的。從地限中湧出許多股清冽的泉水,匯入旁村流過的一道小河中,人們說這段河就是杜水河。令人有趣的是在傍村這段河道中,生長著一種長約一厘米的小蝦,全身澄黃,蜷腰橫行,為別處所罕見。此外,生長在這段河套上的鴨子生的蛋,蛋黃泛紅。此地村民由於飲用河水,竟沒有患胃病的人。在距杜康仙莊北約十多公里的伊川顯境內,有一眼名叫《上皇古泉》的泉眼,相傳也是杜康取水的泉子。如今在白水縣、伊川縣和汝陽縣,已分別建立頗具規模的杜康酒廠,產品都叫杜康酒。三家產品合在一起,年產量已達數万噸之多,這恐怕是當年的杜康所無法想像的。 

         傳說杜康在白水康家衛開了一個酒店。東晉“竹林七賢”中的名士劉伶,以飲酒聞名天下。一天,劉伶從這里路過,看見酒店門上貼著一幅對聯:“猛虎一杯山中醉,蛟龍兩盅海底眠”。橫批:“不醉三年不要錢”。劉伶看了,不禁哈哈大笑,心想,我這個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,哪裡的酒沒吃過,從未見過這樣誇海口的。且讓我把你的酒統統喝乾,看你還敢不敢狂?接著,劉伶進了酒店,杜康舉杯相敬。誰知,三杯下肚,劉伶只覺天旋地轉,果然醉倒了,跌跌撞撞地回家去,一醉三年。三年後,杜康到劉伶家要酒錢。家人說,劉伶已死去三年了。劉伶的妻子聽到杜康來討酒錢,又氣又恨,上前一把揪往杜康,哭鬧著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。杜康笑道:“劉伶未死,是醉過去了。”他們到了墓地,打開棺材一看,劉伶醉意已消,慢慢甦醒過來。他睜開睡眼,伸開雙臂,打了一個大呵欠,吹出一股噴鼻的酒香,得意地說:“好酒,真香啊!”這就是民間至今還流傳的“杜康造酒醉劉伶”的故事。至今,在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杜康墓對岸,一小溪之隔,便是劉伶之墓,石砌而就。古代流傳下來的《杜康造酒醉劉伶》一書中寫道:“天下好酒數杜康,酒量最大數劉伶,……飲了杜康酒三盅,醉了劉伶三年整。”
       

       曹操《短歌行》
       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       概當以慷,憂思難忘。何以解憂?唯有杜康。
       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為君故,沈吟至今。
       呦呦鹿鳴,食野之蘋。我有嘉賓,鼓瑟吹笙。
       明明如月,何時可掇?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。
       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闊談咽,心念舊恩。
       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。繞樹三匝,何枝可依。
         山不厭高,海不厭深,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。

         曹操這首詩作於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。是時曹操已平定北方,率軍南征至長江,與孫權決戰。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,皎月當空,江面風平浪靜。曹操乘船查看水寨,後置酒歡宴諸將。酒至興處,他橫槊(長矛)賦詩,吟唱了這首《短歌行》。

       七絕·詠杜康酒(今聲)
       劉伶好醉三年夢,
       魏武狂歌萬古吟。
       詩聖當筵欣杜酒,
       八仙握盞墨生雲。
       

       

      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各种石雕佛像:

      石雕佛祖石雕观音石雕菩萨石雕弥勒】【石雕罗汉】【石雕护法神将】【石雕道教神像】【石雕小沙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