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F-佛像雕刻 >> 石雕观音

      石雕观音蛤蜊观音雕塑

      详细信息

      石雕观音蛤蜊观音雕塑

      █石雕佛像相关栏目>> 返回首页 返回石雕佛像 佛像雕刻加工现场 佛像图纸设计  石雕佛像文化 



      █石雕佛像相关知识阅读:蛤蜊观音简介

          蛤蜊观音:此像观音盘坐于蛤蜊中。〝蛤蜊观音〞源起于将出现在蛤蜊中的美女,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
          记载中说:有位渔夫捡到一个蛤蜊,放在小缸裡饲养,此后渔夫打鱼返家,饭菜都已经准备好,渔夫觉得很纳闷。
          有一天渔夫躲在暗处,看到从蛤蜊中出现一位美女,并备置好饭菜。渔夫趁美女在忙,将贝壳藏起来,很快的将美女抱住,于是两人就结婚。
          过几年之后,美女生了孩子,即向渔夫说明自己是海龙王的女儿,必须要回去,便把一切事情交代清楚后,进入壳中消失了。
          据民间传说,唐朝时代,宫中御膳房煮鸡蛋,突然听到鼎中烹煮的鸡蛋,呼唤观世菩萨的圣号!声音悲伤妻惨,此事经皇帝证实之后,下令做菜不要用鸡蛋。
          又一日御膳房在煮蛤蜊时,又听到鼎中传来呼叫观世音菩萨!啥...?是蛤蜊的叫声,于是他们梵香请神赐福祈祷,即显现「观音大士」的形象。
          皇帝心中感到迷惑不了解,诏见终南山惟正禅师,请示原因:经禅师讲解说明后,皇帝下诏告示天下,寺院要广立观世音菩萨像。
        「蛤蜊观音」示现蛤蜊中,表观音三十三身中之「菩萨身」。菩萨自初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布施、忍辱等六度,其间必须历经各阶位,累积一切修行功德,才可到达佛国。
          菩萨身有两种:「一者生死肉身。二者法性生身。」
          〝生死肉身〞在未証法性生身之前,仍是凡夫,滞于贪、瞋、痴等心思,逗留三界造善恶之业。
          此业为因,众生迷惑于所向,执著而不离,无惧于生死轮迴。
          菩萨身之二者〝法性生身〞。菩萨断诸烦恼,証得无生法性,捨弃三界生死肉身,受不生不死之报。
          菩萨译为「觉有情」,以「智」上求佛果,以「悲」下化众生,修诸波罗蜜行,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,自利利他,二行圆满的大圣人。大慈心与大悲心是菩萨所具有的二心。
          慈─仁爱和善与乐之心。菩萨爱念一切众生,随众生所需求而利益之。
          悲─悲天愍人救苦之心。菩萨愍念一切众生,常怀悲心救济另以脱苦。
        悲智双运、万行具足,故得自在的菩萨,了脱生死,成就法身慧命,度化众生顺应时机示现,不究外表容貌,生命长、寿命短,皆心无挂碍。
          菩萨度众生,以大悲心随同等类去出世受生,利益一切处,在天人的宫殿不以为乐,进入黑暗的地狱不以为苦,去留无碍。
          菩萨起利生之心,随愿度众,平等无碍。因经历之广果报殊胜,所需一切物资,不用费心谋求,自然齐全不缺乏。现神通、说妙法,入禅定、修苦行度化众生,菩萨皆随顺,从不会感受到任何阻碍。
          从以上我们知道,大慈大悲菩萨者,行世处事,都是平等清淨,自在无碍。
      菩萨之十种身相:
      一、平等心: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。
      二、清淨身:不住声香味触法,远离烦恼执著,不生疑惑。
      三、无尽身:离诸贪瞋得胜定力。
      四、善修身:勤习菩提分、觉支,追求智慧,进入涅槃。
      五、法性身:观诸圣谛真实不虚之理,远离烦恼垢染。
      六、不可觉知身:观缘起之理,远离觉观。觉观是启发言语之因,离觉观之心,则无言语。
      七、不思议身:应众生之能力素质,以巧妙安排接近摄取教化,并行于六波罗蜜中,功德究竟圆满。
      八、寂静身:离诸烦恼、错误无意义之言语。
      九、虚空身:菩萨身相无尽,示现无数遍一切处。
      十、妙智身:菩萨得知一切诸法皆空,世俗常识皆假,离性离相,不执空不执假,空假圆融示种种法义,无量方便随诸众生,所应得解。
          菩萨道是成佛之因,成佛是菩萨道之果,欲成佛,必先修行菩萨道。此篇「菩萨身」即修六度万行,圆满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成就佛果之道。

       

       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各种石雕佛像:

      石雕佛祖石雕观音石雕菩萨石雕弥勒】【石雕罗汉】【护法神将】【道教神像】【石雕小沙弥